美国全球霸权总设计师: 看罗斯福如何高效拆解大英帝国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英国自17世纪末开始,疯狂侵占和掠夺海外殖民地,又于18~19世纪之间完成工业革命,由此确立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然而,世界如此之大,岂容一家独大?
德国为了争夺海外殖民地,两次发动世界大战,与英国更是打得不可开交。
英国由此元气大伤,尤其是在二战前后,几乎倾覆。
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趁虚而入,一举推翻了英国的霸主地位。
那么,罗斯福究竟用了什么方法,能够在短短几年之内,高效拆解了近200年才建立起来的大英帝国版图呢?
垂死挣扎:
一战之后的巴黎和会上,时任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了以“民族自决”和“贸易自由”为主导思想的“十四点”主张。
其中的允许各国在海上自由航行、取消贸易壁垒,以及殖民地民众自行决定出路等要求,英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坚决反对。
加之美国国内两党之间的分歧和纷争,美国国会也未能批准威尔逊的主张,他最终只得悻悻作罢。
尽管如此,但美国的张牙舞爪已经引起了英国的防范之心。
为此,整体实力下降,却想保住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于上世纪30年代初制定了垂死挣扎的“帝国最惠制度”。
这项制度的核心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所有英国的海外殖民地,全部以英镑作为基准货币进行交易。
其二,统一实行大英帝国内部贸易低关税,对外征收高关税的政策。
这项制度的推出,既让彼时工业产值近全球总值一半的美国,失去了大部分商品市场,又让德日等国买不到原材料,可谓一箭双雕。
美国由此受困于经济大萧条,而德日也陷入了发展停摆状态,他们的心中,对英国的怒火也不禁油然而生。
鞭长莫及: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被逼得走投无路的德国,在希特勒纳粹主义思想的主导下,于1939年率先出手了,二战由此在欧洲打响。
德国的闪电战在前期得到了出乎意料的战果,而英法对其一再采取绥靖政策,使得纳粹势力日渐嚣张。
在踏平东欧之后,德国于1940年向英国本土发起大规模攻击,一时之间战云密布,伦敦上空到处都是德军的战机。
更为严重的是,德国的潜艇在大西洋上神出鬼没,导致英国各种战舰大量损毁,英国海军急需补充驱逐舰稳定战局。
当时世界各大国都卷入了战争之中,唯一置身事外,又具备强大军工制造能力的只有美国。
有鉴于此,时任英国首相丘吉尔只得放下身段,请求美国的支援。
时任美国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正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威尔逊主义”的信徒。
他励精图治,一心要完成威尔逊未竟之事业,从而确立美国对于世界的领导地位。
此时丘吉尔的请求,正中罗斯福的下怀。
经过与智囊团开会商讨之后,他精心设置了一个交易条件,并派多诺万上校作为自己的特使,前往英国面见丘吉尔。
多诺万很快便传回了好消息,丘吉尔同意罗斯福提出的交易条件。
将位于西半球北部英国属下的多个岛屿“租借”给美国,换取美国的50艘二手驱逐舰。
说“租借”是好听,但租期为99年,实际上等于送给了美国。
丘吉尔为什么会同意?
只因为英国此时焦头烂额,对万里之外的西半球殖民地根本鞭长莫及,与其被美国抢去,不如双手奉上。
既能换回一些多少能派上用场的军舰,又能体面地接受败局。
趁火打劫:
至1941年,二战欧洲战场由于法国的沦陷,以英国为首的同盟国体系岌岌可危,英军更是独立难支。
最糟糕的是,英国的国库已经见底了,拿不出现金和黄金了。
在丘吉尔的再三恳求下,罗斯福于1941年3月推出《租借法案》。
而作为交换条件,丘吉尔代表英国答应了罗斯福提出的,对英国美元储备和出口严格限制的政策。
3个月后,苏德战争爆发,二战全面扩大规模。
倘若德国打败苏联,将会以整个北方作为根据地,在获取大量资源后席卷整个欧洲,孤悬海外的英国势必在劫难逃。
值此生死存亡之秋,丘吉尔第3次请求罗斯福同意美国加入同盟国体系,亲自下场参战。
有了英法绥靖政策的前车之鉴,罗斯福不会坐视不理,更不会放过这个趁火打劫,削弱英国的大好机会。
随即,罗斯福与丘吉尔在美国战舰上签订了《大西洋宪章》。
在这份文件中,美国同意了对德宣战,但也趁机提出了尊重世界各国自主选择政府形式,以及在原料采购和贸易上享受平等待遇的条款。
至此,“帝国特惠制”开始瓦解。
罗斯福终于完成了威尔逊未了之愿,也在肢解大英帝国的历程中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取而代之:
二战结束前夕的1943年,美英两国已经开始未雨绸缪,基于本国利益而设计战后国际金融体系。
美国主张取消外汇管制,以及对国际资金转移的限制;
同时设立一个各国都能接受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行一种稳定货币,与各国当时的现行货币之间形成固定汇率。
而英国则主张成立一个世界央行,并由该行的存款账户来统一结算各国之间的债权与债务。
美国的目的在于确立美元霸权的地位,而英国的目的则是通过吸纳世界存款资金来弥补自身黄金储备的不足。
基于两国实力的巨大落差,英国最终被迫接受了美国的主张。
这一主张最终于1944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的,有44个国家参与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上得以进一步细化和确定。
美元得以与黄金挂钩,又与他国货币形成固定汇率,至此通行世界无阻,成为各国官方的储备货币。
而英镑却大幅贬值,曾经大英帝国的光辉,已然被美国取而代之。
结语:
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历经4届的总统。
彼时英国的本土面积和人口数量,都已经无法支撑庞大的海外殖民体系了,其分崩离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罗斯福高效而又凌厉的出手,则加速了这一趋势的进程,更使美国在英国轰然倒塌的废墟上得以强势崛起。
其人堪称是大英帝国的克星,以及美国霸权的总设计师。
参考资料:
论文资料库:《关于1940年美英“驱逐舰换基地”协宜的历史背景》
兵团理论网:《大西洋公约背后的英美博弈》
《中国外汇》杂志:《布雷顿森林体系:过去、现在和未来》
本文链接:http://a.maiau.cn/chanpinzhanshi/123263.html